破旧的农房
现在的成都都市
现在的成都都市
以前的成都
以前的成都
改革开放40年,人们的衣、食、住、行,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城市在飞一般的进步,居住条件和环境,也在节节改善,从狭小到宽敞,从平房到高层,从有房住到住好房,40年沧桑巨变,尽显其中。
第一次搬新家 她说感觉好极了!
故事主人公:刘玉兰,68岁
刘玉兰是土生土长的成都市武侯区玉林人,小时候她家住在黉门街,和父母、兄嫂以及三个侄子住在狭小的房里,最多的时候,家里挤了大大小小十个人。一遇到刮风下雨,瓦房上的渣子就往下掉。
时间一长,娃娃们长大,十个人难免会有一些矛盾,刘玉兰形容这是一种有苦说不出的感觉,但也只能忍一忍。
1987年,听说老房子要改造,刘玉兰有了拨云见日的感觉。当她搬进了楼房,虽然只是45平方米的套一,但这个小家却让刘玉兰高兴不已。
刘玉兰说,“好高兴哦!娃娃7岁了,我们一家三口终于有一个刮风下雨都不怕的小家了!”
2003年,刘玉兰退休了,女儿也谈恋爱了,她琢磨着换一套大房子。犹豫了很长时间,最后她拿出全家人所有积蓄,还借了些,花14万元在玉林小区换了一个套三。这次搬家她仍然是十分开心的,2000年左右能在玉林住上大房子,就一个字:“港”!
2006年,女儿结婚了,向刘玉兰说自己要到其他地方再买套房。母女俩争论过,女儿坚持说大家生活习惯不一样,既然自己已经长大成家了,就要有一个独立的家。
后来,刘玉兰目送着女儿搬出去,心里感慨:“现在生活好了,住房不再只是一个窝儿那么简单的事了,更多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”
过去,他花五年时间盖了一栋楼 现在他住上电梯公寓
故事主人公:周宏宇,68岁
周宏宇曾是白佛村地地道道的农民,改革开放之前,他说能吃饱就不错了,家里有间能住的泥土房子也不错了。
1984年左右,周宏宇家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,农闲的时候,他去做豆腐干生意,有了一点点积蓄,1988年,他买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。
1989年,看着别人家陆续盖起了楼房,周宏宇也悄悄打起了小算盘。他前前后后准备了4年,到了1993年,他才基本上凑齐了修房子的材料。
经历了不少波折,直到第5年,周宏宇才终于动工盖楼了。从泥土房到小楼房,前前后后花了一万三千多元钱,他最满意的就是自己在二楼上设计的平台,这边晒谷子,那边就可以存放到仓库里。
2011年,随着城市发展变化,旧的房屋进行改造,周宏宇一大家人搬进了半边街新居。
“不用爬楼梯了,坐电梯;可以用自来水,房顶不漏雨了,有卫生间了,干净卫生,周围环境变好了。”
住在现在的社区,看病、健身、办事都在一个地方,而当初5年才修起来的房子已经变成了一个笑话,没事的时候,周宏宇就和老邻居一起开开玩笑,忆苦思甜。
几十年住棚户区的阴影 终于摆脱了!
故事主人公:潘绍富,61岁
错综复杂的巷子,低矮灰败的砖瓦房、茅屋房,竹竿斜搭晾晒衣物,电线杂乱交错,屋顶用砖头压住塑料布防水,墙体腐朽,阳光照不进狭小的门窗……潘绍富就在这样的十四巷里长大。
1984年,潘绍富的孩子出生了,他不愿意让孩子也在这样的环境成长,孩子两岁的时候,潘绍富搬出了十四巷。那时他每个月工资40元,他花30元租了单位的房子,希望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。
90年代,考虑到父母年岁已高,潘绍富又为父母在他家旁租了套房子,全家暂时告别了十四巷。但他偶尔还会回十四巷走走看看,和老邻居们聊聊天。
2013年的一天,潘绍富发现十四巷比往常都热闹,大家都在热议,有兴奋,也有疑惑,一打听才知道要消除棚户区了。年迈的父母告诫潘绍富,人家都是等到最后吃“糖”,我们家也不要去当第一。
在打消父母的疑虑后,潘绍富昼夜排队,成为十四巷“棚户区签约第一人”,选到了一套120多平方米的房子。
2017年元旦,潘绍富和老邻居们高高兴兴住进了新房——龙江阁。潘绍富说,房子是中国人一辈子的头等大事,现在好不容易住上电梯公寓,一定要享受好每一天的幸福。